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,在制冷和制熱的要求也更加重視使用的舒適度,因此家庭中安裝空調和地暖設備的用戶也越來越多。近年來,空氣能熱泵系統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大,同樣具有制冷和制熱能力的空氣能熱泵,在制冷方面與傳統空調有哪些不同之處呢?
傳統空調和空氣能熱泵的概念
傳統空調是指由室外機、室內機、冷媒管道和控制系統組成的一套制冷和制熱系統,通過室內機與房間進行冷量和熱量的交換,達到房間想要的溫度效果。空氣能熱泵是在傳統空調的基礎上發展而來,在房間的制熱末端有了多種方式,可以采用室內機(風機盤管)、地暖或者暖氣片作為散熱的末端,在房間的制冷通過室內機與房間進行冷量的交換,從而達到房間想要的溫度效果。
傳統空調和空氣能熱泵制冷時的不同之處
1、傳統空調重在制冷,空氣能熱泵重在制熱
傳統空調都有著制冷和制熱的能力,然而在制冷和制熱兩種功能上又有不同,傳統空調是以制冷功能為主,通過四通換向閥對冷媒途徑的轉換實現制熱功能,因此空調的是以制熱功能為輔,屬于第二功能,所以傳統空調重在制冷。
空氣能熱泵從傳統空調發展變化而來,同樣具有制冷和制熱的功能,但是空氣能熱泵更加注重采暖的功能研發,而且制熱的時候主要采用地暖為末端,風機盤管也只是輔助的作用,因此空氣能熱泵重在制熱。
2、傳統空調以氟系統為主,空氣能熱泵以水系統為主
傳統空調以氟系統為主,通過制冷劑進行液態轉化并壓縮,再以低溫狀態進入蒸發器中,最后通過風機盤管吹出冷風,期間進行了兩次熱交換,直接通過制冷劑進行熱量的轉換,傳統空調施工主要采用銅管作為冷媒傳輸管道。
空氣能熱泵以水系統為主,通過制冷劑與環境進行熱量交換,再通過制冷劑將冷量轉移到水中,最后由風機盤管將水中的冷量吹到房間中,期間進行了三次熱交換,熱量在通過制冷劑和水進行傳遞和轉移,空氣能熱泵施工主要采用PPR管、PE-X管、鋁塑管或者鋼管作為冷媒傳輸管道。
3、空氣能熱泵的壓縮機抗低溫能力更強
傳統空調正常的運行環境溫度在-7℃以上,即使空調采用好一點的變頻壓縮機,空調也只能堅持在-15℃以上的環境使用,而且隨著環境溫度下降,空調的制熱能力快速下降,因此傳統空調很少在北方用于制熱使用。
空氣能熱泵的重心在于制熱,冬季可以帶地暖和暖氣片,通過壓縮機技術的研發,帶有變頻功能和噴氣增焓技術的壓縮機可以在-25℃的環境下使用,而且具有非常高的節能性。
4、傳統空調的舒適度低于空氣能熱泵的空調
在制冷時,傳統空調的出風溫度在7℃-12℃之間,而空氣能熱泵的空調出風溫度在15℃-20℃之間,與房間里面環境溫差相對更小,人體受到的寒冷刺激更小,同時溫差小,對房間的濕度影響也會更小。所以使用傳統空調制冷比使用空氣能熱泵的空調帶來的舒適度更差。
在制熱時,傳統空調的出風溫度在40℃-50℃之間,出風比較干燥,伴隨著噪音和揚塵,而空氣能熱泵可以連接地暖或者暖氣片,熱量由低向高傳遞,人體有著溫足而涼頂的感受,舒適度上遠非風機盤管能比的。
總結
傳統空調和空氣能熱泵都能作為制冷和制熱的設備,二者各有優缺點,在行業領域中也有著本質上的區別。空氣能熱泵進入家裝行業后,市場占有率快速得到提高,對傳統空調形成了一定的沖擊,不過在選購和使用時,還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,從而為自己打造最合理制冷和制熱的舒適環境。